GPT4o做内容创作靠谱吗?写剧本、小说实测对比

AI 能写文章已经不稀奇了。但 GPT-4o 到底能不能胜任更“高级”的创作任务,比如写剧本、小说、故事大纲?我们用两个实测案例,来看看它是否真的靠谱。
一、测试场景一:写短剧剧本
我们给 GPT-4o 提了这样一个要求:
设定:办公室恋爱题材,男女主误会不断,剧情需要3分钟时长,台词自然、节奏紧凑。
GPT-4o生成片段节选:
【场景】会议室,午休时分
李然(低头看手机,偷偷笑)
林悠(敲门进来):“笑什么呢?公司八卦?”
李然(慌张收起手机):“没有,就是朋友发的段子。”
林悠(狐疑):“上次你说‘朋友’是你前女友来着。”
李然(无语):“能不能别旧账重提?”
……
✅ 评价:
- 台词节奏自然,有戏剧张力;
- 人物性格鲜明、对话中有潜台词;
- 逻辑连贯、适合拍摄改编;
- 还能根据用户要求扩写某一场景或添加反转。
二、测试场景二:创作短篇小说
要求:奇幻题材、主角是女孩和一只说话的猫;篇幅控制在800字,带转折和温情结尾。
GPT-4o输出后,故事结构如下:
- 开头设定:小女孩在森林中迷路,遇见一只“讲人话”的猫
- 中段转折:猫其实是被诅咒的王子,引导女孩找到回家的路
- 结尾温情:女孩离开前亲吻猫鼻子,魔法解除,猫变回少年王子
✅ 评价:
- 构思成熟,有完整三幕结构;
- 描述细腻,有文学感;
- 情节流畅、逻辑闭环;
- 用户还可指定风格,如村上春树式/东野圭吾式。
三、可控性强,适合“人机协作”
相比早期AI生成内容容易“跑偏”,GPT-4o 最大的优势在于理解上下文能力提升显著。比如:
- 给出角色背景+大纲,它能补全剧情;
- 写完第一幕后继续第二幕,风格保持一致;
- 能帮你优化台词节奏、加深人物冲突、设置反转。
这让它更适合作为创作者的“智能合作者”,不是代替你,而是激发灵感、协助润色。
四、局限点也要说清
- 创新性不如人类作家:大部分创意仍基于已有文本“重组”,偏稳妥;
- 深度情感表达较浅:处理复杂情感、哲学性主题时稍显表面;
- 文化细节偶有偏差:写中文古风、历史题材时需人类校对润色。
结论:靠谱!但最佳方式是“共创”
GPT-4o 在剧本、小说、故事创作中,已展现出极强的结构能力和语言风格感知力。它不只是写作工具,更像一个随时在线的“创意搭档”。
想写却写不出来?不如试试让 GPT-4o 帮你“起个头”。你会发现,灵感从此不再断线。